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

構圖是建構照片的骨架 (八) by 朱義朝

旭日東昇

畫家,可憑他們對自然的印象,躲在他們的畫室裏,拿枝筆,在紙上隨心畫出一條稜線,再在稜線補上個半圓,如同我這張照片,他的一幅「旭日東升」的畫作,就完成了。

攝影沒有繪畫的方便!

攝影必需面對實物,才能產生影像。但是攝影可以「假借」;假借某種物體,來類比某種情景,我這張照片,就是以一排一松林上、突出的一個球形的白色建物,來類比旭日東升的景象。

這一帶松樹,植在一個人造景觀的一波地上,松樹彎曲錯落,像條山岳的稜線,松林背後,突出個白色半球的建物,像日出時太陽露面,衝出地平線的情景。

我當日遊佛羅里達迪士尼樂園,發現樂園這一角園景,感覺像旭日初昇,巡視片刻,便以「旭日」這一概念把它拍下來。我當時的觀念,並非要拍樂園的地標

迪士尼樂園設計成這個畫面,我覺得頗有創意;那個小山丘,是夯土造成,這樣種下的一排松樹,才形成一條曲線,而不是一條直線。

但松林後露出的樂園地標,恐非原設計者所能事前意料得到?既非事前所料到,就是今日攝影者所發現。

攝影者發現被攝物可以借來表達某一意念,當然與構圖有關。如發現被攝物的骨架,不符構圖原則,那概念也不能形成。這幅影像的白色建物,存我們的印象中,太陽是白色的,所以符合我們對日光的印象;而太陽在冒上地平線的那一刻,比日上中天時大得多;再太陽自樹梢昇起,也符合我們平日所見的印象。

如此所形成這一比擬,「旭日東昇」的畫面,自然切合實况,而不以樂園地標視之。

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

構圖是建構照片的骨架 (七) by 朱義朝

建構前景、安排中景、注意背景

拆開一幅完美的攝影構圖,(其它如繪圖構圖,與攝影構圖不儘相同。)可分成三個部份﹕

前景–最接近鏡頭的景物。
中景–拍攝主體人或物的位置。
背景–襯托主體後方的景物。

拍攝時建構前景是為﹕(1)突顯中景裏的人或物﹔(2)美化照片的邊緣,因置入前景多用來圍邊﹔(3)前、中、背景配置,照片構圖才有深遠渾圓的感覺。但置入前景不宜過重,這張照片,輕輕置入數條樹枝,作為前景,以補那遍白壁,有圍邊美化功能。

七個面壁的人,是這照片要拍入的主題,他們自然被安排在中景的位置,七人分成兩組,以四比三站列。但是我要說明,這七人的排列,不是我安排出來的;要我安排也未必能安排得如此自然。這裏是一個私人博物舘的進口處,我當天参觀這家博物舘,走到入口處,看見幾個遊客站在那裏竊竊私語,不知討論什麼。憑我的構圖直覺意識,覺得這個圖面十分可取,便迅速取出相機,憑角度拍攝下來。有趣難得的是,他們七人自然形成兩組,排成四︰三的隊伍,四人和三人之間恰巧有一點空隙,形成如此對比的畫面。


還有趣的是,我注意到背景有道孤形的光,好像一條曲線,潑灑到那群人的身上,這天然巧妙的佈局,能不吸引我才怪,這是百年難逢的構圖呀!我說這話一點都不誇張;牆面上出現這道光是上午十點左右,自這間博物舘開館以來,百年間,可曾在此時間,在此入口處出現過如今天的七個遊客,又排成四比三的隊形,站立在此地?真是無巧不成照呀!

一般人拍照,通常不會留意背景,更不會建構前景,所以我特地拿出來討論。一般人拍照之前,要能建構前景,妥善安排中景,注意背景,必然對他的作品有所改善。

建構前景,安排中景的要旨,己如上述。惟注意背景,一般人均忽略背景可能破壞照片的要素;背景雜亂,必然削減中景主題的能見度,形成賓主不分,雜亂無章的局面。所以背景一般說來要單純,這說明照相館替人拍照片,背景僅用一塊白布的道理。但是攝影不等於照相,攝影的背景要「單純」而不是「簡單」;還要求攝影背景有提示主題的功能。什麽是有提示主題的功能呢?就是背景最好與主題相關:舉例來說,我們拍一對夫婦,背景是一幅白布,這背景對夫婦完全沒有意義,祗不過是一張夫婦合照而己,如果這背景換成閨房的白色羅紗帳;這背景就有提示主題的相關意涵了。

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

構圖是建構照片的骨架 (六) by 朱義朝

直線構圖

宇宙萬物,大至星球,小至沙粒,都是線條構成;換句話說,線條是構成一切物體的形貌,乃至其骨架。

建築事先由建築師,在紙上以線條畫出建築物的圖樣,然後交與建築工人,按照圖樣,以木料、鋼鐵、水泥、磚瓦、塑膠等建築材料,建構而成,北京「鳥巢」那樣複雜的建築,也不過是由線條構成。

畫家繪畫,用線條勾出物體的輪廓,然後敷陳顏色;素描是全用線條作畫。在畫家看來,萬物都不過由線條所構成。

線條有直線和曲線。一般來說,曲線比直線美。

構圖的用意,是把物體在有限空間,作合理的安排,如室內空間佈置;構圖目的,是為美觀。

攝影構圖,也是安排被攝物的位置,並求達到和諧美觀為目的。

攝影時遇到曲線固好,但是也不能避免碰上直線。難以避免碰到直線,所以直線構圖,便格外要用心。

直線影响構圖,最糟的是直線含分割畫面;直線橫過或直切,都會把畫面分割成兩半,乃至多塊畫面分割,是構圖的大忌。

既然無法避開直線,遇上有直線通過畫面時,惟有想辦法「切斷」它。現在用一張全由直線構成畫面,看我拍攝時,如何切斷它們。

這張照片是在一個美國小鎮,看見路邊兩間別緻的房屋。

這天我們開車經小鎮,看見路邊兩間房子,造型獨特,便想把它們拍下來。

但是房子前隔著一條大馬路,路邊石(「路邊石」是美國考駕照筆試的一個專有名詞,指人行道與路邊交界。﹞成一條直線通過,把房屋和地面分割成兩塊,這就犯了我前面所說,直線分割的毛病,對構圖自然不宜。

但是我十分喜歡這兩幢房屋的造型。

剛好馬路這邊有兩個郵筒一高一矮並立在路旁。我退後數步,把兩個郵筒放進畫面,讓它們遮斷那對面橫過畫面的「路邊石」直線,以達到切斷那直線的目的。現在來看整個構圖:兩個郵筒不但有切斷那根直線的功能,有趣的是,兩隻郵筒一高一矮,與對面的房屋一大一小,形成双双對照,頗有點「幽默」(?﹞,兩隻郵筒好似兩個矮人站在街頭,守望對面兩間房子一樣。

再看照片底邊,有的一公分的綠地被拍進來,形成一條直線劃過,把它裁去也不影响構圖,但是為了說明直線通過畫面不宜,暫且留住,以供讀者參考。

這張照片祗是用來分析說明:構圖出現直線時的對付方法,並非說這是一張傑作。

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

構圖是建構照片的骨架 (五) by 朱義朝

好圖成雙
我分別寫了「一」「二」和「三」,三個數目的構圖方法。(是否中用,有待同好實驗評估。)
對「四」這個數,可以看作二;二的兩倍,也就是兩對的意思。(對稱,在構圖上,不是一個很好的主意。)
既然把四看成兩對,那麼在構圖的時候,就要把四分成二對二兩個單元。三對一不是好的圖面,除非你要遺棄一那一個人,才可以作這樣的安排。
這張照片坐在草地上的四個人,雖然是一排,但是我們卻分得出他們是兩對。
這個場合雖然是拍攝時遇到的巧合,但是拍攝的人心裡要先有這一構圖的概念,才會注意到眼前的組合,而拍攝成眼前這一構圖。
結構這一圖面,非沒有構圖概念者,豈能隨便撿到。
其他的先不說,單看把前面二人拍大,後面二人拍小,就知道是拍攝時,所刻意製造出來的。這是角度和鏡頭造成的。
惟其造成兩對人的身影大小懸殊,才能把他們分開。
怎麼造成這樣效果的呢?這是使用廣角鏡頭,來誇大前景的方法。
這廣場很寬廣,拍這四個人其實不必動用廣角境頭,退後數步就可以拍進來. 但是作者故意用廣角鏡,並站到前面兩人近距離拍攝。記得當時我的三十五米厘相機上,裝的是標準鏡頭, 在我巡梭一週後,無法用標準鏡取得適當角度, 才臨時換上廣角鏡頭, 站在前頭兩人的身後拍攝, `當時還深怕站得太近, 被他們發覺, 幸虧我的相機不是單眼相機, 快門聲音很輕, 才未被發覺,我按下快門立刻走開。
照片中四人應該是兩對夫婦,在廣角鏡誇大前景下,把兩對夫婦分開來了。巧的是,他們每人的坐姿均不同,但卻顯示出他們是兩對。
當時草坪上,有許多遊客在觀賞某種戶外活動。三三兩兩的人群,坐落在草地上,我巡梭其間,尋找適當角度,都不滿意。最後選擇這兩對夫婦入鏡,拍攝之前,還再三換角度審視,最後才選擇在二人身後的位置拍攝。
一張照片的成敗,構圖,建構照片的骨架,是很重要的。這張照片的骨架,有什麼要點呢?首先是決定人擺在對角線上,而後以拍攝角度,來誇大前面的一對夫婦,以其跟後面的一對夫婦分開。
前面那位先生的雙手,最先不是這樣放的,他轉了幾個坐姿,最後才擺
出照片這各姿勢。我既時按下快門,照片的四個人如果排成一列,換各角度拍攝,就沒有眼前照片的姿態了。很可能變成非常呆板的一張排排坐的照片。
我是站在人的身後拍照,人坐著,我站著等於以高角度拍攝他們。取高角度在於取得較多的地面,並把雜亂的背景排除照片之外,以取得簡潔的畫面。常見許多照片,因為拍進過多的背景,而破壞整張照片。照片右上角那台箱型車,有切斷地平線的功能,使地平線不至兩頭通出畫面,形成切割。而那段地平線上的兩道陰影,也有助於化解其上的雜亂,豐富了圖面,使構圖不至流於單調。
我以上的分析,也許你認為並無實質意義,因為那兩塊陰影,原本就存在,並非作者刻意所製造,怎能說成拍攝人的功勞?話也不錯,但是取捨全在拍攝的人,如果拍攝的人不知取捨,畫面勢必雜亂無章,殆可肯定。有人若為取得更單純的背景,(因為一般說法,人像的背景要單純)可自兩個陰影處全部裁去,那背景不是更乾淨了嗎?不妨試著遮去看看,是各什麼樣子!那兩個影子絕不宜裁去,他的功能,不單有美化照片的功能,有了他們的存在,才顯出照片的深度,平面照片的立體感。這幅構圖頗見立體,是由於右側後光,所造成人物身上的光暗面,有以致之。

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

構圖是建構照片的骨架 (四) by 朱義朝

獨大(文旦
我在上一篇文字講到:「三」是構圖的數目。
在數目中,「一」應是一個最難構圖的數目了!?
為了說明構圖的重要,我在這篇特地選用「一」,來結構一個圖面看看。
在洛杉磯蒙市小台北,某個診所一個護士,我去診所看病時認識的,她是廣西人,是我同鄉,他鄉遇故知,我和她雖不是故知,但是在美國,遇上一個同鄉也十分難得。
她知道我喜歡園藝,種植兼樹,一天,她送我一隻沙田柚,台灣稱作「文旦」。在美國,這也是稀有水果。這裏有白柚,但無文旦;白柚是圓形的,文旦有個尖端如葫蘆,這是白柚和文旦的區別。


我拿到這隻造型獨特的文旦,玩弄在手上,它金黃色光潔的柚皮,十分滑嫩,如女人的肌膚,觸摸手感甚佳。我一時不忍剖來祭五臟六腑,照相的心便油然而生。
要拍下這隻文旦,不必花甚麼功夫,但是有「攝影癖」的我。總要研究一下光線和構圖,可是「一」怎麼擺還是一;從頂部、側面、背後,無論如何擺佈還是一隻文旦,無論從那一個角度,文旦都不會變成三隻。如真欲它一隻變三隻,唯有用魔術鏡(一種濾光鏡,置于鏡頭,可使物體分身成數個),但那不是真實的文旦。我手邊也沒有這隻魔鏡。
於是,我想到影子──
陽光從側面照向文旦,其另一側必然產生影子,文旦置於地上,雖有影子,仍嫌單調,我把文旦拸到一處鐵欄柵投影的地上,赫赫!圖面變得美極了!借欄柵的投影,變成這張照片的骨架,投到文旦身上的影子,還帶了點神秘感,好像這隻水果,來自一個神秘的地方。
有所謂靜物攝影,就是這類人為擺佈出來的畫面,人為擺佈可以從心所欲,看似簡單,其實不易,全講構圖功夫。

構圖是建構照片的骨架 (三) by 朱義朝

拆枝
花,種在花盆或花圃供人欣賞。但是有人把花切下來插入花瓶,移入室內作裝飾。發展到後來,成為一種藝術――花藝;也就是插花藝術,開班授徒,而且還有流派。
果,是結在樹上,有人故意把果子拆下來拍照,後來也成為一種攝影藝術,叫作「拆枝攝影」,或統稱「靜物攝影」。
我種水果是為攝影
我家前院種有一棵加州橙,果實碩大,汁厚且甘,是株好品種,成熟期可留在樹上數月而無需採下,這樣可以慢慢拍照,而不愁其變質。
一天, 發現這棵橙樹根部,冒生出數株新芽,新芽生長極其迅速,兩星期就長高兩呎;這在植物學叫「吸株」,就是專門吸乾主幹的肥料,而獨善其身。這種株通常是植物的「徒長枝」,它只徒長而不結果,所以經營園藝的人,多把徒長枝剪除,以免虛耗肥料。
這天,我略挖開其根部泥土,發現這株徒長枝已長出幾條絲根,我不忍把其斫草除根,便小心用鋸刀把它鋸斷,與母株分離,移植於花盆,勤灌水,料不到它的命甚硬,果然在花盆裏存活起來,我再移於桶,越一年,它已長得亭亭玉立,枝葉茂盛,我再把它定植於穴,越二年,它便開花結果。
通常「實生苗」(以種子繁殖的樹苗稱實生苗)需五至十年才能結果,以分株繁殖,可提早果樹結果時間,這屬於園藝技術。
閒話表過,我發現這株分身的加州橙,結出的果與其母株有異,不忍採下吃掉,便想拍照留念,但樹上僅結的兩果,而且距離很遠,除非僅拍一果,否則兩果難拍在一照,於是只有摘下放在一起拍攝。這也許就是原始拆枝攝影的由來。發展到後來,如插花一樣,變成攝影的一種藝術形式。
「二」是個好數
「二」是偶數,二人結合成配偶,雙雙對對,白頭偕老,是人間的美事。「二」比「一」自是容易安排和討好。
這兩粒橙果,各結在一條枝上,好像一男一女各來自不同的家庭,要結成夫妻祇有把他們送做堆,放在一起拍攝,以成其好事,以示相親相愛的意思。
拆下果子來拍攝,當然最重構圖了,不然留在樹上拍就好啦!而「拆枝」攝影,背景的設置最為重要。把拆枝放在桌上,一定會同時拍下那條桌線,(桌子和墻中間那條線)要消除那條桌線,惟有用一塊背景遮蓋它。


這張背景是一塊55x70公分的白色卡紙。搬來一張靠椅到陽光下,把卡紙的一頭貼在椅背,另一頭平敷在椅面上,整張卡紙成彎曲狀,貼著椅背和椅面。物體置於其上拍照,那條桌條就不見了。
背景紙上的陰影,是從另一棵果樹的枝杈投影下來的,目的在豐富構圖,使單調的白背景上,看來有深度,見其立體感,而且很美。
這張照片所顯示的構圖骨架,是很明顯的。

2009年8月14日 星期五

構圖是建構照片的骨架(二)by 朱義朝

 
郎靜山

郎靜山,中國攝影大師,是我國攝影史上第一把好手。五十年前,我跟郎大師習攝影。
郎大師的攝影作品極重構圖;他的作品多數是集數張底片而成,他稱為「集錦照相」。他先作一張草圖,而後根據草圖把景物放上去。
我當年對構圖一竅不通。
聽郎大師講構圖,也有聽沒有懂。
記得郎大師用四個字來說明構圖,這四個字是:
「要站得住」
他的意思是,圖面要站得住,但要如何站得住?他祗拿幾張照片給我們看,並沒有解釋得很清楚,我們也就有聽沒有懂。在那有聽沒懂的年代 我們唯有模倣,模倣他的集錦作法,所以那年代有所謂「郎派照相」。
我習郎派照相,有十數年之久。
隨後,隨著攝影知識的日漸增進,知道世界上除了郎派照相外,還有其他的照相。而其他的照相,也講究構圖。

站得住

到如今,我才領會到郎老「站得住」的真諦。
郎老所謂站得住,就字面來解釋:就是不要東歪西倒,彼此干擾;引申:就是攝影構要站得住腳。可是,這樣講,對初學者還是抽象,還是站不住腳。我現在說,構圖是照片的骨架,建構好照片的骨架,照片自然站得住,不致跌倒。這猶如蓋樓房,要有鋼架,鋼架結構好,樓房蓋起來才不會倒。房子建起來不會倒還不夠,還要把樓房建得美觀。構圖除了站得穩外,還要站得美,站得雅,站得好看。人有兩條腿,可以站得穩,但是小姐們要穿高跟鞋,走起路來搖曳生姿,這不是為站得穩,而是要走得美。女人穿高跟鞋、隆乳、整容、燙髮、穿露胸露背的衣服,都是改變自己身上的構圖,為的是要自己好看。

攝影構圖,最終目的,是為照片好看。

要照片好看,有許多要素,但是建構照片的骨架,是第一要件,所以我們要研究構圖,照片有結構良好的骨架,即或其他條件差些,也還是有看頭的。

人像構圖
拍攝人像通常把人分四段來構圖:第一段是全身人像,從頭到腳。但是全身人像在照片中佔的位置很小,那就不是人像,而是風景裡的人物。
第二段是半身人像,在腰以上,包括兩隻手在內,手不宜放在後背,以免手臂被「切斷」;拍攝包括兩隻手的半身人像,手不能被切斷,要看到手掌。同樣拍攝全身人像,腳不能被切斷。
第三是大半身人像,在腰以上,胸部以下,兩者之間,但不含兩手,常見的錯誤是露雙臂,如穿露臂裝,手臂就有被切斷的感覺,宜小心。
第四段是頭像,頸以下,胸以上,兩者之間,如這張郎老頭像所見的格局。

這張郎老頭像拍於民國七十四年,距今已有二十年。郎老101歲過世。拍攝地點是在寶慶路公司大禮堂內面窗,郎老坐在一張椅子上,等候評審照片(台糖每年有影展)我乘機拍下他幾張照片,這是其中的一張。背景是禮堂的布幔。

人像攝影,無論全身、半身、頭像,其面向的一邊,要多留些空位,背景要單純,才能令人像突出。光線柔和,才能人像拍得酷肖(當時光線自窗口進來,是間接陽光,十分柔和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