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照片上這兩枝桃花,有明有暗;有盛開的,也有將要凋謝的,這不是兩枝好的桃花,換句話說,這不是一張令人看了賞心悅目的花卉照片,但卻是一張可以用來說明,照片的生命存在於光的好例子。
枝頭有三朵盛開的桃花特別嬌艷,和枝間其中一朵半凋的桃花,是受到陽光照射,所以特別明顯,它們好像互相呼應;枝間的一朵調過頭,不敢正視枝頭三朵開得正盛花妹妹。因為最後,它也會變成枝上其他的花,黯然無光。
光,有提示作用;要你注視它所照的地方,在這張照片裏,光給花兒提示它生命的存在。
就攝影來說,用光來點示主題,強化目標,是最高明的手法。
這兩枝桃花,就攝影並不可取,殘枝敗葉,看了有令人頹喪的感覺。但是就光而見生命來看,卻是最好的範例。
為什麼陽光僅照到那三朵花,其他的花和枝桿沒有照到?這純為採光的技巧;原來這棵桃樹的左方,有一棵更大的樹,樹遮著陽光,僅容樹梢中間透過的光線,有如聚光燈照向特定的目標。我經過多日觀察後,選定某個時刻,來拍攝我需要的光。這不是說我這張照片拍得如何成功,我要說的是,用光得經過選擇,某個季節的某月某日某個時辰,陽光照到某處景物最好,常需觀察而定。
我是一個光癡,對光的迷戀,令你難以想像。
我拍這張照片,是體驗一種「立體光效」。照片是平面的;物體是立體的,要平面照片表現出立體感,有賴光線的照射;這張照片能夠表現立體感,是由於光的照射造成的物體的明暗對比。再讓背景的磚牆脫離焦點,與清晰的桃花相對,遂令我們看起來,那桃花與磚牆之間,在平面照片上,有段距離的感覺。(桃花和磚牆實際有段距離,但如不利用光暗和焦點,拍出的桃花會貼在磚墻上面,看起來便沒有立體感。)立體感,也是我追求照片的一種表現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